博主资料
![]() |
- 博主:荷貝克蓄電池
- 职位:銷售經理
- 简介:荷貝克德國公司(位于德國BRILON),作為一家專業的蓄電池生產公司,已經生產電池及相關配件達84年了。在全球我們提供了數以千計的蓄電池種類和具有專利技術的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TUV認證機構認證下通過了ISO9001和ISO14001,根據德國工業標準DIN,采用先進
- 今日访问量:23
- 昨日访问量:0
- 总共访问量:398997
廢電池的危害、回收與利用
核心提示: 一、廢電池的危害
科學調查表明,一顆鈕扣
一、廢電池的危害
科學調查表明,一顆鈕扣電池棄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只……
目前我國電池生產企業有1400多家,每年生產電池140億節,而且多數在國內消耗。與世界不少國家相比,我國廢電池回收率極低。據了解,我國生產的電池有96%為鋅錳電池和堿錳電池,其主要成分為錳、汞、鋅、鉻等重金屬。廢電池無論裸露在大氣中還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屬成分都會隨滲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積月累,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1998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上定出汞、鎘、鋅、鉛、鉻為危險廢棄物:
汞:食用被汞污染的水產品,產生甲基汞中毒,關.頭暈,四肢末梢麻木,記憶力減退,神經錯亂,甚至死亡,還影響孕婦胎兒畸形。
鉛:食用含鉛食物,會影響酶及正常血紅素合成,影響神系統,鉛在骨骼及腎臟中積累,有潛在的長期影響。
鎘:進入骨骼造成骨疼病,骨骼軟化萎縮,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最后飲食不進,于疼痛中死亡。
鉻:鉻進入人體內,分布于肝、腎中,出現肝炎和腎炎病理。
這些電池的組成物質在電池使用過程中,被封存在電池殼內部,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經過長期機械磨損和腐蝕,使得內部的重金屬和酸堿等泄露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就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食物鏈.
生物從環境中攝取的重金屬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級在較高級的生物中成千上萬地富積,然后經過食物進入人的身體,在某些器官中積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俁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二、廢電池的回收
據環保專家介紹,在廢電池中每回收1000克金屬,其中就有82克汞、88克鎘,可以說,回收處置廢電池不僅處理了污染源,而且也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國外發達國家對廢電池的回收與利用極為重視。西歐許多國家不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設有專門的廢電池回收箱,廢電池中95%的物質均可以回收,尤其是重金屬回收價值很高。如國外再生鉛業發展迅速,現有鉛生產量的55%均來自于再生鉛。而再生鉛業中,廢鉛蓄電池的再生處理占據了很大比例。100千克廢鉛蓄電池可以回收50—60千克鉛。對于含鎘廢電池的再生處理,國外已有較為成熟的技術,處理100千克含鎘廢電池可回收20千克左右的金屬鎘。對于含汞電池則主要采用環境無害化處理手段防止其污染環境。
據悉,聯合國環境署正在全世界推廣“生活周期經濟”的新概念。它是將一個商品“從搖籃到墳墓”分為多個階段,即:原料獲得、制造工藝、運輸、銷售、使用、維修、回收利用、最后處置等,在每個階段,都必須加強環境管理。生產廠家和消費者都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生產廠家在制定生產計劃、開發新產品和回收廢棄產品時必須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和丟棄商品時也不能對環境造成危害。
我國目前在廢電池的環境管理方面相當薄弱。按照巴塞爾公約中關于危險廢物的控制規定,許多種類的廢電池如鉛酸電池、含汞電池、鎘鎳電池等屬于危險廢物,應該按照危險廢物來管理,但是目前在我國,對于任何種類的廢電池都沒有按照危險廢物來管理,而是當作普通垃圾來對待。此外,對于廢電池的回收、處理和處置,國家也沒有制定具體的政策和法規。1995年頒布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于廢電池的回收處理未作任何規定。
最近有人提出廢電池回收程序 :
1.放置(BCB)費電池回收桶
2.定期專人上門收集
3.電池分類(普通電池、紐扣電池)
4.市內庫房分類儲存
5.集中到一定數量后運至郊區放置地點依電池種類裝入集裝箱內封存,直至國內成熟廢電池回收技術出臺
三、廢電池的利用
廢電池說廢其實也不“廢”,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屬,而有色金屬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對于廢電池的最佳處理辦法是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將廢物變為資源。但由于廢電池造成的環境問題在我國一直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因此,廢電池的再生利用、處理處置技術的研究開發幾乎等于零,只有少數幾個單位在這方面剛剛起步,國內目前非常缺乏先進成熟的廢電池處理技術。除了汽車用的鉛酸蓄電池被回收利用了之外,其它種類的廢電池都是“一扔了之”。
國際上通行的廢舊電池處理方式大致有三種:固化深埋、存放于廢礦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于廢礦井
如法國一家工廠就從中提取鎳和鎘,再將鎳用于煉鋼,鎘則重新用于生產電池。 其余的各類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但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而且還造成浪費,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
2.回收利用
(1)熱處理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然后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后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并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
(2)“濕處理”
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3)真空熱處理法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后將剩余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余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
四、前景展望
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安置了廢電池投放專用桶。相信不久的將來,廢電池回收利用的問題必定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