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電池回收 商機無限
廢舊電池回收 商機無限
核心提示: 一、廢舊電池含“金”量高。
如果舊電池不回收利用,不僅污染環境
一、廢舊電池含“金”量高。
如果舊電池不回收利用,不僅污染環境,還會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國是世界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1980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就已超過美國而躍居世界第一;1998年我國干電池生產量達到140億只,占世界干電池總產量的47%,扔掉這些廢舊電池,等于浪費掉15.6萬噸鋅;22.6萬噸二氧化錳,2080噸銅,2.7萬噸氯化鋅,7.9萬噸氯化銨,4.3萬噸碳棒。
二、廢舊電池處理技術。
據報道,目前國內處理廢舊干電池的方式主要有4種:人工分癬干法、濕法和干濕法。
1人工分選:先進行分類,人工分選出碳棒、銅帽、鋅皮及各種殘留物,并分別用相應的方法予以處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使用勞動力多,經濟效益差。
2干法:也叫煙法或火法,就是對廢舊干電池分類篩癬碎后,放入焙燒爐中在600-800℃下焙燒,將排出的氣體冷凝后取汞,再將焙燒剩余物放入回轉窯在1100-1800℃下焙燒,從煙氣中回收氧化鋅,從殘渣中回收錳和鐵。運用此法,一般冶煉廠無須增加設備和勞力,就可回收干電池中的鋅,若須進一步回收其他的物質,尚須增加設備。
3濕法:就是將干電池分類破碎后,置于浸取槽中,加入稀硫酸進行浸取,再經過濾,從濾液中提取金屬鋅,濾渣中分離出銅帽鐵皮后,再從剩余泥渣中進一步提取出錳來。此法可以利用現有濕法煉鋅工廠的設備和技術,對廢舊干電池進行回收利用。
4干濕法:就是將干、濕法的優點結合起來,先用焙燒的方法回收汞和部分鋅,再用浸取和電積的方法回收錳和剩余的鋅。運用此法,回收效果比較好,但工序較復雜,成本較高。
近年來,在環衛部門和環保志愿者的呼吁和組織下,北京市相繼出現廢舊電池回收網點。雖然北京市電池回收網點基本鋪開,但是成果并不顯著。據統計,從1998年5月到1999年5月,北京市共回收廢舊電池14噸,與全市年消費量6000噸相比,微乎其微。
三廢舊電池回收效益分析。
近年來,我國每年用于生產干電池要消耗鋅12萬噸,二氧化錳20萬噸,銅2萬噸,還有相當多的氯化鋅、石墨、瀝青、不銹鋼等物質。鋅錳等資源需要經過采礦、選礦、冶煉等過程獲得,已經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也產生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廢舊電池的無害處理與綜合利用,對保護環境、保護資源意義重大,支持廢舊電池的處理行業迫在眉睫。隨著電池消耗量的增加,回收體系的完善,有關專家預測,電池回收處理將帶來新的商機。我國干電池的生產量居世界首位,年產品150億只,國內消費量達70億只。
將廢舊電池中的錳、鋁、汞等物質提取出來,可以創造較大的利潤。專家介紹,建一個廢舊電池廠雖需800萬元左右,但其收益卻是十分可觀,不僅可以享受國家對環保企業的稅費優惠,同時只要每天能保證10萬節電池處理量,就可盈利1.5-2萬元。據有關部門預測,到本世紀末,我國電池的年消費量將達78億只。
近日,由北京科技大學和河北易縣共同投資的廢舊電池再生處理廠建成投產。該廠采用的廢舊電池處理技術,既不同于日本的“濕法”,更有別于瑞士的“干法”,也不是干濕聯合法。
其工藝流程為:物質分解——化學提純——廢水處理,最終可以回收鐵皮、鋅皮、銅帽銅針等物質,并通過電解加工獲得高質量的鋅、錳產品,還可回收汞及鐵紅等副產品。這個廠總投資780萬元,設計年處理廢舊電池3000噸。
廢舊電池的原料供應前景廣闊,北京市每年消耗2億只電池,共計6000噸,1999年只回收了60噸,回收率僅為1%。1萬只電池重一噸,要達到3000噸,則需要1億只廢舊電池,這意味著北京市的廢舊電池中有一半將得到回收,并可以對其進行無害化的處理。